关灯
护眼

第56章 白驹过隙三四年 请封过继两相缠(11)

    二十九日,秦风从王氏坟前起身,穿了大氅,遥观群山,只见得几处白云深藏群山,似湮于其中,如烟如雾同青松相汇,又有几个樵夫扛了松枝穿行其中,带动雾起,似仙人漂行。

    秦风看了几眼,下得山来,就有几个孩童上前拜礼,秦风笑呵呵的叫春柳拿了毛笔给他。

    古时读书先开智,便有先生取了毛笔蘸了丹朱,轻轻与孩童眉间点了一颗红痣,是谓“点痣开智”。

    庄上的人敬重小郎君,又有人传小郎君是天上的神农下凡,便让小郎君给自己的孩子开智,秦风知道后,便是每日让春柳携了毛笔和丹朱油。

    “谢谢郎君”,几个孩子喊道。

    秦风笑着和小孩子挥手作别,虽然他也是个孩子。

    秦风到了庄子门口等着先生上门,昨日日入时分(酉时,18点)先生带来了信,明日来教授与他,再三叮嘱勿要去了金陵相迎。

    等不多时,就见一匹驴子托着一老者慢慢近前,秦风打眼一看,正是张瀚之,忙是前驱行步,到了近前,深躬作揖同张瀚之见礼。

    张瀚之穿了棉袍,头戴护耳帽,下了驴子,扶着秦风臂膀笑道:“不必行此大礼,往日相见更不需如此,礼在人心而表于外者,真。不在人心行于表者,伪,在人心不表于外而表于行者,义”。

    先生开口就是一番道理,秦风有些头大,“呵呵,陪老夫走上几步,观你农庄何如?”

    “自是听先生的”。

    行行走走,秦风不断给张瀚之介绍,遥指新作坊,青砖茅屋规规整整,又指麦田油菜,绿意盎然,点点山上茅屋,似湮于山中,又似隐于雾中,不得常见。

    张瀚之不断点头,脸上一直带着笑意,两刻钟到了主屋,老夫人和他相见,总是觉得此人似曾相识。

    张瀚之跪倒在地,行大礼参拜,老夫人方知这是秦永远好友,更是知道原是儿子请了先生给秦风。

    “若不是今日二九,老妇当提枪去那老贼家里闹上一闹”,老夫人生气道。

    张瀚之也有些尴尬,忙是劝道:“世叔母不至如此,是世侄的不是,当日随着老大人起了促狭的心思,当应是即刻来拜您”。

    老夫人挥挥手,笑道:“倒似以前,惯会捉弄人,想起少时,你多有消遣邈轩,他也不恼,倒是你讨了个没趣”。

    老夫人想起往事,哈哈大笑,倒是张瀚之有些讪讪然。

    和老夫人拜别,秦风领着先生上山,张瀚之观秦风不见半分不满,便问道:“你不曾生气?”

    秦风一时没反应过来,“生何气?”

    张瀚之笑笑没说话,当真类似。

    秦风反应过来,原是和老大人骗他一事,这才多大的事。

    张瀚之看了山上茅屋的书房,赞叹不已,也是想着要了一间,带夏杨上了香茶,师徒坐定。

    张瀚之看着秦风道:“可知为何我今日来庄?”

    秦风老实的回道:“不知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