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
第90章 军之根本,国之根本

    上党被秦军拿下后,为了此地的安稳和为日后征战中原做准备,自秦昭襄王起,就迁徙了大批秦国百姓入住上党,多为军户。

    为了吸引秦国百姓迁入上党,大秦特地将上党土地进行划分,并免除主动迁入上党的秦民五年赋税。

    一时间,掀起了一阵出关热潮,大批秦国百姓纷纷东出函谷关,进入上党郡。

    秦军自高唐开拔,一路向西,沿途的民众对秦军还是十分的惧怕,大军过境,沿途百姓纷纷闭门不出,都躲在房内瑟瑟发抖。

    毕竟,秦军灭掉他们的国家也才几年,有无数的亲人死在秦军手中,特别是在经过原赵国境内的时候。

    大秦兵马还需警惕四周,赵国之民民风彪悍,虽然赵国灭亡,但仍有一些刁民心怀复国之念。

    扶苏一路走,一路看,天下刚刚平定,那简直就是一个烂摊子,各种问题接踵而来啊,六国余孽,民心难定,这一切,必须尽快解决。

    特别的民心,只有天下之民皆心心向秦,秦才能长盛不衰。

    现在看来,以前的秦国也注意到了这一点,只不过,他所采取的方法走向了另一个极端。

    霸道,以霸道震慑万民,使他们臣服于秦的武力之下,这是法家的典型啊,可惜啊,以暴止暴,天下注定难以平静。

    再加上繁重的赋税,徭役,兵役,修长城,修陵墓,修宫殿,收百越,征匈奴,原本应该几代人完成的事。

    父王全在他这一朝统统开始,想要毕其功于一役,但是,大秦的国力和人力终究是有限的。

    如此庞大的工程和如此庞大的战争,在后世王朝之中,只要完成一件就值得被誉为一代明君。

    可,大秦刚刚一统,天下五百年战乱的烽火才刚刚平定,怎么也要给这个天下一个休养生息的时间啊!

    万民都还没有归心,严酷的刑法,繁重的徭役和兵役就接踵而来,这是大秦的痹症。

    在法律上,依法家制定国家律法,可以快速明正典型,在治国上,就应该采用黄老之学,先休养生息,与万民休息,迅速恢复国力,在思想上,该采用儒家学说,控制思想!

    这样取春秋诸子百家之精魄,汇聚于秦,这样便能使我大秦迅速在思想,政治,经济,民生上快速发展!

    春秋诸子百家,各有优劣,且适用时代皆不相同,乱世烽火当用法家,天下初定当用道家,帝国安稳当用儒家。

    自己回咸阳后一定要尽快秉呈利弊,看一下能不能改变这种状况,并且,还要将后世的儒家引用进来。

    毕竟,孔孟儒学和董仲舒的儒学可不一样,孔孟定的是三纲五常,是万民日常生活的礼法,而董仲舒儒学,才是真正的国家工具。

    王上反对的是循古的儒法,但我这锐意进取的儒法同样能使大秦迅速稳定,如何不能用呢!

    扶苏正想着,就见大军前方有一阵骚乱,自己可以清楚的感觉到我大秦锐士的精神明显放松了。

    因为前方的村寨,全是大秦的子民了!

    上党郡,一个平平无奇的村庄内。

    因为大秦的迁徙国策,已经有一大群人进入上党生活了,有的已经居住了三十多年。

    在各方面的影响下,这里和秦国腹地没什么两样。

    微风夹细雨,温良抚轻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