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
第一百零六章 钱玉峰的

    所有乐队的演出结束,牛北公布了投票的情况,文艺复兴以3票的微弱优势如愿拿到了参赛至今的第一次榜首。

    由于决赛采取直播的形式,最后一场将放到十一期间。知道了这个时间上的安排,文艺复兴便开始要为十一期间的音乐节演出作出选择了。

    与此同时,参加完节目回到家的钱玉峰,马不停蹄的便开始写起了《火车驶向云外,梦安魂于九霄》的歌评。

    尽管现在还不能发,但是他趁着现有感觉,尽快把它写下来:

    《火车驶向云外,梦安魂于九霄》这首歌的动机写得很好,旋律悠扬且节奏鲜明。

    《火车》的动机就是“”这五个音,在全曲中充当了“火车汽笛”或是“老去那代人的逐梦号角”这般的角色,每次响起都指引着人们向前

    它在前奏中作为号角吹响,引出全曲:

    在“眩目遨游”后,第二次出现:

    蓝小浪人声部分的最后一句“一代人终将老去,但总有人正年轻”结束后,该动机又完整复现了两次。

    动机最后一次出现是在全曲的4分37秒,这也是另一条更为鲜明的旋律线: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进入的位置,此时两条旋律线在全曲结尾处开始交缠并行。

    前一条旋律线,作为贯穿全曲的动机,此时已趋弱,褪为背景,作为底色行进,代表着旧一代人追梦年华的逝去,也象征着那些未完成的梦想行将“安魂于九霄”。

    而此时,后一条旋律线则显得更为激昂而舒展,占据着听觉的主导地位,暗示着年轻一代正带着旧一代人的遗志,心怀无限希望,继续开启逐梦之途。

    “”这个动机在全曲中更是反复出现了24次,宛若午夜之歌、夏日蝉鸣,久久回荡。

    把动机复现同歌曲意境巧妙相融,文艺复兴在这一点上完成得非常好。这可能也是这首作品能够余音绕梁,感动这么多人的一个重要原因。

    当然,蓝小浪的词作,我就不夸了,全是灵气。藏都藏不住的那种,唯有真正的浪漫主义者才能体会。

    爱文艺复兴!

    这一部分,说一下词作。

    有人觉得这篇词逻辑不清、堆砌辞藻、生搬硬凑,太过随意粗糙;

    也有人觉得这篇词不拘陈规、灵动野性、飞扬跋扈,像一首现代诗。

    我比较倾向于后者的看法。与其说这篇词像是一幅“堆砌剪接”的拼贴画,我更赞同将其看作是一幅“删繁就简”的抽象画。

    蓝小浪作词向来酷爱“缩句”和“打乱词序”,比如将“蝴蝶嫉妒花的美丽”写作“蝶妒花之丽”,将“漫漫长路,徒步奔忙”写作“徒忙漫奋斗”,将“音符愤怒地吼叫”写作“音愤符吼”。

    这种写法的核心是:先从整句中删去各种有助于词句通畅的助词“的”“地”“得”,保留下那些反映核心语义的关键词汇,再加以缩减和乱序,最终成新句。